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中国佛教宗派——律宗(2)

还有在家信徒必须遵守的 五戒 、八戒等,也属于止持戒。 五戒 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 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八戒,全称“八关斋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 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大床、不花香

还有在家信徒必须遵守的五戒、八戒等,也属于止持戒。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全称“八关斋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大床、不花香着身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此八种前七为戒,后一为斋。八戒比五戒要求更严,但不象五戒那样需终身受持,而是临时奉行,多者几天几周,少者一昼夜,在此期间,受戒者象僧侣一样过宗教生活

作持戒是关于佛教僧团修法仪式的规定以及僧尼衣、食、住应注意的礼仪等,因为是按品类编写的,称为“犍度品”,简称“犍度”。“犍度”是梵文的音译,又译作“塞犍陀”等,意译为“蕴”或“聚”,相当于品或节。《四分律》的后半部分列有二十犍度:即(1)受戒犍度,是指受具足戒法、制定法师法、弟子法等,又称大犍度;(2)说戒犍度,是指布萨说戒之法,僧众每月说戒忏过等各项规定;(3)安居犍度,是指每年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安居时的各项规定,包括参加安居的资格、房屋卧具的分配、安居的处所、前安居后安居之分、中途出界外之作法等;(4)自恣犍度,是指安居结束时的自恣之法,包括自恣的时间和处所、自恣作法和非法自恣、自恣中旧比丘与客比丘的关系等;(5)皮革犍度,是指关于皮革用具之规定;(6)衣犍度,是指关于着衣的规定,包括受持粪扫衣、十种衣、愿衣、檀越施衣、三衣等;(7)药犍度,是指关于比丘食用及病比丘医药的规定;(8)迦希那衣犍度,是指安居后受居士赠功德衣之法;(9)拘炎弥犍度,是指关于比丘诤斗的制止之法;(10)瞻波犍度,是指制定羯磨的如法和非法;(11)呵责犍度,是指说七种惩罚方法;(12)人犍度,是指犯僧残罪者忏悔治罪之法;(13)覆藏犍度,是指治罚隐瞒犯罪之事;(14)遮犍度,是指遮止犯戒比丘说戒之法;(15)破僧犍度,是指叙说提婆达多背离僧团事;(16)灭诤犍度,是指灭七种争论;(17)比丘尼犍度,是指关于比丘尼行事的规定;(18)法犍度,是指比丘的种种行为规则;(19)房舍犍度,是指僧房卧具的规定;(20)杂犍度,是指种种其他杂事的规定。

在判教方面,律宗把全体佛法分为化、制二教。化教是如来教化无明众生使之修习禅定、滋生智慧的教法,包括三学中的定、慧二学和三藏中的经、论二藏;制教是警策众生而对其行为加以制御的教法,如三学中的戒学和三藏中的律藏。化教又分为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类,即所谓化教的三教。性空教包括一切小乘教法,相空教总指大乘般若类教法,唯识圆教指的是宣说唯识教义的大乘教法。制教也可分为三类: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即所谓制教的三教。实法宗指主张一切法皆实在的说一切有部等,以色法为戒体;假名宗指主张一切诸法只是假名的经量部等,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圆教宗指承认一切诸法唯依识而存在的唯识圆教等,以心法种子为戒体。在三教三宗判中,律宗自称属于唯识圆教宗。

律宗的教理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个方面。戒法泛指佛教的各种戒律,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以及五戒、八戒等戒条。《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一曰:“戒法,此即体,通出离之道。”将戒法视为通往解脱的重要途径。戒体是指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也就是通过授受戒律的行为在受戒者心理上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下曰:“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胸。”意即对于戒法的信念和奉持戒法的意志。《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一曰:“戒体,即谓出生众行之本。”意指行动的根据。戒体论是律宗的主要学说,也是律宗内部三家的分歧所在。以法砺为代表的相部宗,以《成实论》为依据,主张戒体是“非色非心”的“不相应行法”。东塔怀素则依《俱舍论》,主张戒体是色法。南山道宣依据《楞伽经》、《摄大乘论》的种子思想,认为戒体就是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这种以阿赖耶识种子为戒体的说法,叫作心识戒体论,是南山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戒行指奉持戒律的实践。《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一曰:“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戒行又分受戒、随戒二种。受戒人进入坛场,以师禀受,要期思愿,决定摄持,是名受戒。发愿以后,就应如愿修行,终此一生,随时都要严防护持,不令毁坏,始终与愿心一致,就是随戒。受戒时必须保持内心清净,无有染污,否则,戒体不生。随戒则有持有犯,根据所犯的程度又分为四等:(1)专精不犯随,指既受之后,随顺本受,专精护持,丝毫不犯。(2)犯已能悔随,指既受之后,防护不坚,少分违受,能返忏悔,可以复本受。(3)无心护持随,指虽于境未犯,但不护持行用,有违要期。(4)能犯无悔随,指既受之后,全无随行,具犯众过。因受已而后有犯,所以既受之后,无论或持或犯,总名为随戒。戒相是戒的相状,指持戒人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威仪相状。或持五戒,或持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以及持戒的优劣。一般指模范地遵守戒律的相状。戒相有出家、在家之分,共有八种:出家众中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出家男女,持不杀生至不蓄金银宝物等十戒,即是沙弥戒和沙弥尼戒;出家女子年满十八,在未受具足戒以前,须受持六法戒二年,名式叉摩那戒;年满二十的出家男女,男受二百五十戒,女受三百四十八戒,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男女受持五戒,即是优婆塞戒、优婆夷戒;在家男女于一日一夜修出家行,持八戒,就是八关斋戒。戒相亦分止持、作持两种。《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下对戒的四个方面作了这样的界定:“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

戒律亦有大、小乘之分。上面提到的各部律,一般来说,都属小乘。小乘戒又名声闻戒,条文很多,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大乘戒又称菩萨戒,条文比小乘戒少很多。中国佛教徒所遵行的菩萨戒只有两种:一是依据姚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网经》所说的十重四十八轻戒,称为梵网菩萨戒;二是依据北凉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和唐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所说四重四十二轻戒,称为瑜伽菩萨戒。《四分律》本来是属于小乘一部的戒律,传入中国后,慧光首先说它可与大乘教法相通。道宣继承了这一说法,认为《四分律》从形式上看属于小乘,从内容上看当属于大乘。在《羯磨疏》中,他还从律文中找出了五种理由以证明此说:一、沓婆回心。在解释“僧残”的律文中,说到无根谤戒,沓婆比丘得到罗汉果之后,发生厌弃此身无常之心,欲修利他行,求牢固法。道宣认为这是回心向大的最好证明。二、施生成佛。在戒本尾回向文有“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的说法,这与《华严经》、《法华经》的圆顿之意是相通的。三、相召佛子。在律序中经常说“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此中“佛子”的称呼和《梵网经》的菩萨戒是一样的。四、舍财用轻。在解释“舍堕”戒中,所舍的财物如果僧用不还,只犯“突吉罗”轻罪,这是与菩萨戒中以意业分判轻重相通的。五、识了尘境。在解释“单提法”中妄语戒的见闻觉知,说眼识能见等,这亦同大乘毗昙的说法相通。据此,律宗主张,通过对于《四分律》这一形式上属于小乘的戒律的修持,最终完全可以达到体认唯识无境的大乘妙境,这就叫作“由小入大”。道宣之后,大、小乘戒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至于互相含摄、圆融无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