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说故事》:因果报应类(2)

古往今来,世出世间,种种感应之迹,罄竹难书。散于各书者,何止千万;汇聚成册者,亦难计数。《印光大师文钞》是一部学修之藏书,既有理论的深入阐发,又有事例之大量实证。其理论之要已略显于《灵岩遗旨》、《灵

古往今来,世出世间,种种感应之迹,罄竹难书。散于各书者,何止千万;汇聚成册者,亦难计数。《印光大师文钞》是一部学修之藏书,既有理论的深入阐发,又有事例之大量实证。其理论之要已略显于《灵岩遗旨》、《灵岩法要》二书中,今将其种种感应事例汇而成册,以为理论之确证。因其文少易见,事显理明,一见一闻,或可收神奇之效,开信仰之门,助往生之益。共收一一四则,大分八类:
一、因果报应类(十四则):因果是佛法根本,通于三世,熟有先后。因其幽微难测,未深入佛法者,多难信之。古往今来,种种因果报应之迹,时有所闻,但观其迹,自可深信其理,佛不妄语,岂欺我哉!所选十四则,有现世现报者,有来世得报者,有多生受报者。如是众例,显因果真实,轮回不虚,果报自然,丝毫不爽。明乎于此,则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二、戒杀护生类(十一则):明信因果者,自知万物有灵,同具佛性,爱而护之,理当如是。人存此心,自然感动天地,神而护之,自他同得利益,免受伤残之苦,同得伦常之乐。进而法缘广结,同生西方,则可谓真实究竟之放生护生也。所选十一则,有因行不同,果报迥异者;有见母变猪,终不吃肉者;有代母忏悔,感其吃素者;有圣现神通,劝戒止杀者。种种启迪,以示吾人,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同生西方矣。
三、尊师重道类(四则):尊师重道,可谓佛法修行之根本。世间学问,一才一艺,尚不离师,况无上佛道乎?因人闻法,因法悟道,因道修行,因行成佛。是故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善知识者,是奇特法。」《华严经》云:「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善知识之重要,以此可知。所选四则,有世间求学者,有佛门求道者,无一不竭诚恭敬,而得实益。是知:无论世出世间,恭敬方得实益。所谓「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故大师常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四、虔诚修持类(九则):佛法不仅仅只在口说,更重于实行。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今不如古者,大多流于言谈,不能实行其道也。若能如实而行,自可得佛法利益。所选九则,有悔而护法者,有严正服人者,有宰官念佛者,有精勤化他者。如是众例,示佛法贵在笃行,不在空谈。任何行人,择其相应之法,不论时处诸缘,只要依教奉行,皆可得佛法之利益。
五、三宝加持类(九则):三宝乃苦海舟航,长夜明灯,度生宝筏。凡恭敬三宝、虔诚奉侍者,自有三宝加持,善神护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以此而生信,即可深结佛缘,进趣菩提,志生西方矣。所选九则,有幸免于难者,有助其勇猛者,有降伏毒龙者,有指归念佛者。如是众例,无一不显示三宝功德不可思议。归敬三宝,仰凭于佛,即为吾等出离生死苦海之强缘也。
六、自力警策类(九则):佛法虽广,宗旨唯一,即生死解脱。然生死解脱有自力他力之别,自力修行以戒定慧为本,难如登天,非末法多障众生之所能修。经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然人多执于自力,不仗佛力。若能深观自身业力之深,自力修行之难,自必死尽偷心,专志净土。综观古今,可为今人警策者何止千万。所选九则,有古之名噪一世者,亦有今之显赫一时者。或参禅,或学密,其修行不可谓不高,而其结果,不能不令人心怵。如是高超人士,尚难了脱,况吾等具缚凡夫乎?自力不足恃,他力必须归,以此可知矣。如大师所言:「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
七、念佛感应类(三十二则):念佛一门,易行疾至,圆顿直接,有现当二益。当益固在往生成佛,现益亦自无量无边。消灾免难、逢凶化吉、增福延寿等,随处可闻。所选三二则,念佛一四则,念观音一六则,其它二则。以此可知,佛事门中,有求必应,有感必通。《文钞》所选感应以念佛念观音居多,实因西方三圣与此土众生最为有缘故。然世人多求于现世果报,故于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音菩萨,尤为信仰。大师常劝人念佛一万之余,念五千观音,即是基于此,以摄化于念佛信仰不深之人。实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中,包含了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经咒功德,所谓「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故净业行人,凡欲消灾、免难、求子等世间利益者,不必另修他法,只管念佛,自得其益。如大师所言:「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也。
八、往生记实类(二十六则):现世利益小,往生利益大。人能念佛,既可现生增福增慧,更得临终往生净土。然现世利益,或可亲见,往生一事,超越凡情,愚痴凡夫,殊难信入。纵有经论为证,疑惑亦难顿消。然理虽难明,事则易见。若藉可见之实事,即可除疑增信,安稳念佛矣。所选二六则念佛往生事例:有出家人,有在家人;有立志苦修者,有烦恼缠身者;有平生念佛者,有临终遇缘者;有坐脱立生者,有病魔缠身者;有人类,有异类。如是众机,虽行业各异,遇缘不同,因念佛故,通得往生,显念佛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但称佛名,莫不往生」之奇勋。诚如大师所言:「净土法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无一不于现生临终得往生者。」理论犹须证据,事实最能说话。观如是众机之往生,无信者自可倍增信心,有信者宜当勇猛念佛矣。
今将《文钞》如是种种感应事例汇集成册,依序分类编排,并选大师相关法语附于各章前后,事理融通,资成净业,或可助显大师恩德于万一也。
释智随 谨记
二○○七年十一月

《灵岩故事》
壹、因果报应类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编下.因果实证序

1、所杀之人 报怨为子
民国八年,北通州王芝祥,字铁珊,一子很聪明,很孝顺。大子有神经病,铁珊心中望此子承继家声。二十一二岁,已娶妻,生一女。一日,病重将死。铁珊痛极,呼之曰:「某某,汝既来为我儿子,为何此刻就要去?」其子瞋目,作广西口音曰:「我哪是你儿子,我就是第十四个人。」说毕,即死。先铁珊在广西作兵备道时,计杀降匪头首十三人。先用极爱厚之法以安慰之,请其吃饭,尚请有大名之人作陪,每人犒洋二十四元。云:「日间甚忙,来不及与汝详谈,到晚间来,当与汝等各安职务。」此十三人,不知是要杀他,反拉其厚友同去,意欲以己之情面,求其亦派彼一好差事。至晚去,则进一门关一门,伏兵于华厅。其人既来,铁珊抽佩刀砍,则伏兵同出杀之,得十四个尸首,亦不知是何姓名。岂知其人即为其子,徒用二十余年教育之劳,至死反瞋目呵斥,不认铁珊为父。大率世之儿女之因,总不出「讨债、还债、报恩、报怨」之四义。此子系汝宿世欠彼债者,债清即去。若还债及报恩者,则可得其孝养耳。(续编上 .覆德畅居士书民国 二十三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