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驴子孝”

感人至深,驴子孝

感人至深“驴子孝”

 

当时第一次听人提起“驴子孝”的故事时,就决定一定要另找一个时间好好重读一遍。今天休息,于是早上起来打开电脑开始搜索,终于找到一篇比较全的,让博友一起分享我的感动。

在敦煌与罗布泊之间,在茫茫的大漠上,有人为这对母子立起一座丰碑。虽然这对母子不是有灵性的人,可它们母子间那份不弃不离、生死相随的至情,比人间亲情更让人震撼。

当今,去古丝绸之路探险的人越来越多。如果经过敦煌绿洲,走出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向罗布泊方向前进,在古关外一二十公里的大漠古道上,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座坟墓,墓前高大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镌刻着醒目的三个大字:驴子孝。

如果细读碑上的墓志铭,你会觉得自己进入了奇异的童话世界。然而,它是真真实实发生在2001年暮春时节大漠古道上的事啊!

大漠里,有一对孤独的牧羊老人,于老汉一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地挂在东方的天际。他赶紧起来,去看看土屋隔壁用木头树枝搭围的羊圈和驴圈。看到一只只滚瓜溜圆的羊儿和一头头驴子在安闲地休息,他舒心地笑了。

羊儿和驴子是分开养的。羊儿爱挤堆,近百只羊儿挤在一起,“咩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驴子却不像羊儿那么爱扎堆,它们很像人,喜欢有点儿距离,有的静静地站着,似在想心事,有的不时发出几声嘶鸣。驴子的叫声属家畜里最难听的,可在于老汉听来,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歌曲。这“歌声”在空旷无垠的戈壁滩上传得很远很远,使本来静寂无比的大漠有了生命的气息。

于老汉的羊驴圈设在河西走廊、敦煌以西170公里的地方,处在大漠腹地,方圆几百平方公里没有人家,甚至连只老鼠或飞鸟都没有。

别人嫌累、嫌太远、嫌太孤寂,都不愿意到这里来放牧。于老汉为什么会在这里扎营放牧呢?

这里东南400公里外的祁连山曾流出一条河——疏勒河,50年前曾有水,在沙漠里向西淌流,一直流淌到罗布泊,慢慢地,水少了,最后完全消失在大漠里,只留下古河道。由于疏勒河的河床地势低,上游发大水或戈壁沙漠下大暴雨时,不少雨水自然聚集在河道里,水常流上十天半月的,即使断了流,河道里也总是湿漉漉的,好久不干,古河道因此长满了红柳、骆驼刺、索索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草。五年前,敦煌市郊七里镇的农民于老汉特意搬到这里扎营放牧。现在,他的羊儿已发展到80多只、驴子30多头。

在这里,日子倒也好过,只是太孤单了,从早到晚,于老汉就是和老伴二人在一起。他们干来干去也就是干那点儿活,说来说去也就是说那点儿话,一年到头难得见几个外人。每隔一两个月会有人路过,都是从中原去罗布泊探险的,他们有开车的,有骑摩托车的,也有步行的,谁也没心思停下来和他们夫妇聊天。车辆掀起沙尘滚滚,行人步履匆匆,从他的土屋不远处走过、离去。于老汉十分失落、孤独,只有和心爱的羊儿呀、驴子呀说说话。它们能知道他的心思,他能听懂它们的语言。

草滩上,有一头母驴病倒了。吃过早饭,于老汉把他的羊儿和驴子赶到已没有水的古河道里吃草。

没有风沙的日子,大漠很迷人。放眼望去,风平沙静,天地一色,很壮观。

羊儿、驴子散开去,各自忙着吃自己喜爱的草,于老汉蹲在河岸上,点起烟来休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