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禅与初禅天 初禅梵语 prathama-dhyāna,新译作初静虑。为四禅之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是为初禅。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等五支。即得八触、十功德,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诸恶心所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然仍有寻与伺之心理活动,称为初禅。寻,旧译作「觉」,为心之粗分别作用;伺,旧译作「观」,为心之细分别作用。以得此禅定之人仍有寻、伺作用,故又称「有觉有观」。若于现世成就初禅,即得生于色界初禅天之果报。又于此禅定之中,可对治贪恚害寻、苦、忧、犯戒、散乱等五种修道之障难。此外,于初禅定中,以寻、伺之心理活动,故有见、闻、触之活动,且能起语业;二禅以上则以远离寻伺之故,不再起语业。 初禅天─为色界四禅天之一,乃修初禅定之人命终后所生之处,或指居于此天之众生。以此天之众生已远离欲界之恶法,而生起喜、乐之感受,故此天又称为「离生喜乐地」。初静虑地以宫殿依处,等一四洲之大。此天众生又分为三: (1) 大梵天(Mahā-brahman),乃初禅天之王,亦为主宰娑婆世界(Sahā-lokadhātu)之大梵王。乃广善之因缘所生,系世界众生最初生而最后殁者,得「中间定」,有顺不苦不乐受业,因感中间天,故称中间定业。威德殊胜。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有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表其无畏与慈悲。又译作杂恶、杂会。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2)梵众天(Brahma-pārisadya),乃大梵所有、所化、所领之众。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专意在此,故云但能执身等。想念俱无者,由行六行,厌下欲界。是苦麤障,忻上色界,是净妙离,故得欲界惑伏,名爱染不生。由是命终,即生色界,故云无留欲界。此即麤苦不起,净相现前,即是净定。味此而生,名为梵众。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所感也。用六行观,得梵行,以有漏智次第断除修惑之际所修厌下欣上之观法。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上地与下地,下地为粗、苦、障,故观而厌之;上地为静、妙、离,故观而欣之。依此欣上厌下之力,可次第断除下地之惑,故又称欣厌观。有部主张,行者入见道之前,可以六行观断除修惑之一分,而入于见道。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于无间道时,缘自地(自己现在之境位)与次下地之诸有漏法,观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于解脱道中,缘次上地之诸有漏法,观静、妙、离等三行相之一,如是则可断除次下地之惑。合其上下,共须观六行相,故称六行观。另据《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载,厌下地之苦、粗、障,欣上地之胜、妙、出,依此六法修行,是为六行观,其一一之观法为: (a)厌粗观,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而此身为屎、尿等三十六种臭秽之物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 (b)厌苦观,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而欲界报身常受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 (c)厌障观,思惟烦恼障覆真性,是为因障。而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 (d)欣胜观,厌恶欲界下劣贪欲之苦,欣喜初禅上胜禅定之乐。 (e)欣妙观,厌恶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欣喜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厌恶欲界臭秽之身,欣喜受得初禅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因妙果妙,皆可欣喜。 (f)欣出观,厌恶欲界烦恼盖障,欣喜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厌恶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欣喜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因出果出,皆可欣喜。 依此上下对望之欣厌力,能断下八地之惑,不能断第九地(有顶地)之惑。断有顶地之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因无漏智势力强,能对治自地之惑及上地之惑。此六法入观之顺序,系随断惑者之意而定,不必依无间道之厌粗观与解脱道之欣静观对应之顺序。唯识宗认为,六行观能伏住烦恼,不令起现行,然无法断除烦恼之种子。 (3)梵辅天(Brahma-purohita),即于大梵天之前行列,而为其辅翼之侍卫。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已伏欲惑,故云欲习既除,得上初禅。定心显胜,故云离欲心现,此结上也。离欲心现,初禅发也。以初禅九品,故次第发。于定共戒,爱乐随顺,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则兼护律仪,净戒成德,匡弼梵主,故名梵辅,亦翻译云梵富楼,此云前益天,在梵前行,恒思梵天利益,亦名梵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