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拜读朱柏庐《劝孝歌》(2)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这触手可及的情景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耐人寻味,这情景伴随着我们的终生,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感受!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这触手可及的情景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耐人寻味,这情景伴随着我们的终生,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感受!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劝孝歌》的结尾这两句话很有分量,众所周知,乌鸦反哺,小羊跪乳。狼子在母亲生育第二胎之时,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要叼着一块肉送回给母亲吃,以报母亲当年养育之恩。它不用通讯设备,也不用交通工具,仅凭自己的体力与本能来完成实现的。狡猾的狐狸即使在千里或者万里之外,一旦死去,它的头要朝向自己的家,怀念曾经养育自己的那个地方(窝)。狼子与狐狸的举动的确令人鲜为人知,但这是事实。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人与动物的一点点区别,就在于理智,就在于有文化,中国人有几千年的孝文化。

 

   《孝经》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在农历七月十五前,末学再次拜读明朝朱柏庐《劝孝歌》,于是写下了这段内心独白。以享天下有缘的儿女们。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