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取钱象 外圆内方—参观古钱币博物馆感怀

孔方兄,方圆

                                      人取钱象  外圆内方
                                    ——参观古钱币博物馆感怀

    从我们单位往东,顺着护城河,一路风景如画:暖风拂面,河水清澈,岸柳吐绿,桃花怒放,在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德胜门。
    德胜门,素有军门之称,是古京城防御的重要门户。通高31.9米,箭楼雄踞于高大的城台之上,面阔7间,重檐歇山顶,前楼后厦,上下4层,开箭窗82个,作对敌射击用。
    德胜门是出兵打仗或得胜凯旋之门。“得胜”是用兵的目的,而“得”换成“德” 更符合儒家和佛家的思想,更具有哲理性。
    走进德胜门古钱币博物馆,更开眼界。种类繁多的古钱币,有刀形、方形、圆形等等形状,有金、银、铜、陶、纸等等质地。每一枚钱币都凝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反映着当时社会生活及政治变革的轨迹,都富有深奥的哲理。
    在众多古钱币中,我最喜爱的是圆形方孔的铜钱——孔方兄。
    西晋鲁褒的《钱神论》,对铜钱的形状、作用作了非常精辟的描述。他说:先哲“俯视仰观,铸而为钱。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钱有天地之形,又使用于人,天地人三界三才占全了。其哲学蕴涵更为丰富,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都在里面:“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拥有它就会富昌,失去它就会贫弱;它可以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钱之所佑,吉无不利。”“官尊名显,皆钱所致。”从此权和钱就已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形成了“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以使安,死可以使活。贵可以使贱,生可以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谚曰‘钱无耳,可使鬼’(有钱可是鬼推磨)。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孔方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鲁褒离我们虽一千多年,但他揭示的钱所决定社会现象,现在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美善、丑恶皆钱之使然。取之有道,用之有节,捐赠布施,皆善人美事;强取豪夺、贪污受贿,皆恶人丑事。
    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曾就“国家兴衰周期律”有段“窑洞对”,很经典;尤其黄炎培给儿子黄大能的座右铭“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更具有哲理性。做人要像钱的方孔那样方方正正、有棱角、有骨气、能坚守,支撑着外圆;对人的态度要像钱之外圆那样圆活、灵通,包容并保护着内方。
    在正是《庄子》说的“外化而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最大限度的顺应社会规则,适应自己的职业角色,担当起责任,接人待物合乎礼俗;所谓内不化,就是有生命的执守,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永不更改自己的禀赋,能坚持一个信念。有了外化,人生才有效率,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尤其内心才能和谐,如钱之外圆或人或树之外皮,包容保护其内,输送养分,使之生发、鲜活;内不化,人的心灵才会坚强,才会有未来,如钱之内方或人之骨或树之木,无之难立。钱的外圆包容保护着方正、棱角、骨气和坚守,不让其磨损或刺伤别人;钱之内方给人以理想,意志坚定才能穿越千难万险。外化给人以现实,心灵不柔和,难以感知爱与美、慈悲和温暖。若能让意志的坚定与心灵柔和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生命就能通达到一个较为完美的境界。
    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已经灭亡,古埃及与古印度的发展曾一度中断,唯有中国的发展从古至今未有中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外化而内不化”。即始终坚持顺应潮流趋势、适应发展规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增强硬实力的外化和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及思想道德观念的内不化,也即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成为人文道德规范,来平衡、保护经济和物质发展硬实力的结果。从佛家角度说,道德文化的作用主要是洗涤人的心灵,教人安心与觉悟。佛陀就是觉悟的人,佛教就是心灵觉醒的教育,佛法就是心灵觉醒的方法,帮人洗涤心灵,增加软实力。
    古人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谓之“方者”,《论语》“仁者可谓方也矣”;“圆”则是圆活,不拘泥死板。《曾国藩家书》曰“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淮南子.主术训》的“智欲圆而行欲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历史上有很多精通“方圆”之道而成就伟业者。如勾践、诸葛亮、乾隆、二刘(刘统勋和刘纶)以及纪晓岚、徐文远、曾国藩和弘一法师等。柳宗元因锋芒毕露,严正刚直,藐视权贵,直言抨击官场丑恶,以致遭到种种报复与打压后,方才觉悟:“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利于万物而又不与之相争。正因为不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钱神论》说:“钱之为言泉也!” 即“钱”得名于“源泉”的“泉”。“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永不枯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