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心识不需要依靠大脑存在而存在,人死亡的时候,大脑和身体都躺在那里,但是心识确实可以飞出大脑。 第三,粗意识和阿赖耶识的分别。慈诚罗珠堪布在《前世今生论》中讲到:“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出了致命的问题,眼识即会随之灭尽。同样,对大脑的损害也会使相应的一些心识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异,这是因为大脑对粗大的意识起了助缘的作用,才导致了相应变化的发生。但像阿赖耶识那样细微、稳固的意识,即便对大脑施以损害或利益,我们都举不出也找不到它亦会随之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理由与证据。” 第四,因果不成立。大家都知道因果规律,一定也知道果是从因缘当中产生的,果绝对不可能存在于因缘之前。但意识不可能存在于大脑之前的这种理论并不成立,仅仅依靠大脑和个别心识之间存在某些联系这一理由,就认为所有心识都要依赖大脑才能得以产生,无论我们如何寻找也找不到这种论点的立足点。 心有很多层面,有一种心就是凡夫的心。凡夫的心会执著自己、保护自己、拒绝别人,总是去贪求、总是向外去谋求某种东西,它会攀缘,会思考,而且它总会沉溺于负面的情绪状态当中。有些上师形容凡夫的心就像是风中的蜡烛在不停地摇摆,或者像树间的猴子在不停地跳动。 心还有一个层面需要我们通过修行来发掘,就是心的本性、心的底蕴。它永远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不会受死亡所触及,一直被我们这些充满贪嗔痴的凡夫心紧紧地包围在中间。如想体验到这种非常纯净、光明、明智的心的觉性,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修行。 佛陀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证悟到了心的本性,而且他还给所有的众生开示了修行的方法。我们必须牢牢地记住,佛陀也是从普通人开始慢慢修行,渐次成佛。他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的境界我们并非永远不可能达到。他确实是通过修行从一个普通人达到了脱离轮回的状态。所以他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信心: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你能坚持如一地依教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