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知人之道

诸葛亮,知人之道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心,即不了解人的本性,这是为将之大忌。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如何了解下属的本性呢?诸葛亮在《将苑.知人篇》里,提出了七条“知人之道”。

  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用间离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志向专一,立场坚定,是事业成功的根本。那些“墙头草”式的人物,随风摇动,忽而东、忽而西,是不可与交,也难成一事的。然而,这些人往往善于察言观色,附炎趋势,表面上甜言蜜语,伪装得惟妙惟肖。只有“间之一是非”,将其置于大是大面前,才能辨其真伪。

  二是“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即用激烈的言词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和应变能力。有的人受到激烈言词刺激,就象烈性炸药,一点就爆,爆完后也就烟消云散了。有的人却气度恢弘,沉着应变,不上火,不冒烟,从从容容地论辨,以取得胜利。诸葛亮“舌战群儒”时,面对“明枪暗箭”,表现了何等的迷人气度和应变能力!在今天的市场竞争舞台上,不能随机应变的人,是一时一刻都难站稳脚跟的。

    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项计划、决策和措施,向他咨询,并征求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水平。一个企业搞技术改造或产品开发,一般要选择二至三个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如何取舍?往往在这个时候,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经验积累和学识水平。那些平时夸夸其谈,“咨之以计谋”而犹犹豫豫,不能裁决,没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人,是不足重任的。

  四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和勇气。一个人的真正胆识和勇气,都是在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那些平时拍胸脯、舞拳头,好似英雄的“好汉”,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企业面临转产,面临倒闭,如何力挽危局,转败为胜?只有临危不惧,处惊不变,敢于面对现实,勇闯难关的人,才是真正有为的勇士。

     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和修养。有位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说有的人“醉了时醒着,醒着时醉着”。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平时说官话,甚至说胡话,而醉了时才掏真心话,正所谓“人生隔胸腔,对面万千里,惟有醉后言,谬误也至理”。

  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观察他是否清廉。“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须的,都具有诱惑力,问题是如何去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诚实劳动去获得利益,无尚光荣;靠贪污受贿,非常可耻。只有为官清廉,才能取信于民。一个在“利”面前,伸出肮脏之手的人,怎么可以担当重任呢!

  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用,是作人交友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不恪守信用,说了不算,定了不干,谁还能够依托呢?听听一个人怎么说的,看看这件事他是怎么做的,就可以知道他有无信用。无信用之人,任何事情都不可托付。

  诸葛亮的知人之道,具体、全面而有实用价值。但用利去引诱人,用酒去灌醉人,以考察人之本性,在当今社会并不一定适用。他教导人们在用人时,要注重观其“志、勇、性、廉、信”等七个方面,对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