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病救性救世千秋之功

刘有生,刘善人

救病救性救世千秋之功

              ——感恩《让阳光自然播撒》

                     

《让阳光自然播撒》一书,为农民刘有生演讲集。本书收集了刘有生一生之实际经历和感悟,涉及德行、疾病救治、和家之道、做人立本、立志修行等多方面。书中广泛记述了个人的各种实际经历,道理深入浅出,事理朴实真挚,足迹遍及南北,身名播于海外。为其所化,无以计数。被人们尊称为刘善人,是王凤仪先生的传承人。善人一生不求名闻利养,救人无数,所讲内容与读者很容易达到心理沟通、思想互动。读完此书,如获至宝。

作为一名农民,刘善人深谙人的疾病之源不在于外,而在于内,治疗疾病不是云重病难治,或云医术不济,而在于找出病由,翻转良心,诚心悔过,多年的疾病往往很快能治愈。创立了“性理疗病”及“讲病”法门。这为人们认识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善人认为,沿着人的心路深入,可以为认知中国文化甚深奥义构建法门捷径。同时认为人的性情、禀性和习性往往也与人的疾病及治疗关系密切。平日,家人或自己生病,往往迷信医术,忘记了自己本也可以救度自己,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和良药,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人非常重要,以后将铭记在心。

家庭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士大夫的经世之道,很重视齐家的作用。作者认为齐家的关键是夫妇,认为夫妇是人类自有社会起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夫妇关不好过。处理好夫妇关系,是经营家庭最重要的内容。如何尽伦常,如何尽孝道、悌道、慈道、姑娘道、媳妇道、夫妇道、老人道,都是维持和谐家庭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睦,夫妇和谐,是生活之福、人生之幸。这种情况下,即便有疾病也很好治疗,很快恢复。平日里,在处理家庭各种关系中常考虑不周,以致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误会,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矛盾。读过此书,很是惭愧,将好好总结,加以改进。

善人认为家庭教育要重立人根,实行家庭六步教育,从小抓起抓紧,同时认为人要立铁志、付实行,集跬步以致千里。还认为生活与修行密切相关,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要会当人,要崇俭,要信因果,好人自有好报,处世多行善积德,感恩生活、感恩国家。这些朴实简洁的阐述,让我的心灵颇受洗礼。

通过无数次的阅读此宝书,让我明白了一个最大的人生道理——“不怨人”,这三个字太妙了,不怨人有无穷的力量。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错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存到心里就是病。认为别人都不对,就你对,所以就得你长病。回想自己的过去,碰到好事坏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怨气、怨言,结果导致自己身心不顺、痛苦万分。通过善人之讲解,加上自我深深反省忏悔、翻转良心、诚心改过,慢慢明白了其中之奥理,不管碰到好事、坏事,都不往外怨,专找自己的毛病,看自己错没错。结果自己身体慢慢就好了起来,随之一切也向好的方面发展。好多人问我的病是怎么好的,我就回答“不怨人”。王老善人常讲:“遇事尽怨人,你对吗?”。所以遇见什么事,都不要怨人,多多改变自己,多多批评自己。也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让我明白了:不怨人就能成圣贤。

此书宝贵之处还在于让我们明白了疾病与性情的奥妙。性分为天性、禀性和习性,这是王凤仪先生全部思想的来源,也是凤仪先生于整个历史长河中特力独行之处。天性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众人如一,纯阳无阴,至善无恶。禀性乃禀赋所来,禀性纯阴,恶而不善。习性乃后天之习染,随所处不同而异,故此性或阴或阳,或善或恶而不定。对此,善人给出了“六字真言”:去习性,化禀性。如习性(不良者)得去,禀性化净,则天性自然显露,自然圆满。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说大一点是利他——服务于一切,说小一点是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常常检查自己还有没有不良情绪(怨、恨、恼、怒、烦),千百年来,人们最容易姑息迁就的就是情绪,每多习以为常,熟不知这正是众贼之王,是一切障碍及诸多疑难病症的主因。一般而言,中国文化里谈修学的儒、释、道三家,无一例外都是人成就的,可见要想成为圣贤,必须先成就人。

善人一生清贫济世救人,用自己的真人真事为后世做出了榜样,回答了世人之疑问,教会了世人如何成就“人”。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中国文化是做出来的,行出来的,而非读或写出来的。所谓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刘善人“做到了”,才讲出来、才说出来,非常难能可贵。正因为如此,本书不得不让每一位读者为之大震撼,为之感动,亦为认知性情、开放灵性之宝典。亲爱的佳人们,解铃还须系铃人,让我们通过刘善人的原理,无论是他自身的改变,还是他的讲病历程,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将禀性化除,让天性回归,如何将恶性的信息革除,代之以良性的信息,从而使生命转向健康的轨道,让阳光自然播洒”!

感恩天地万物!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农夫!感恩一切付出的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