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敬茶:【普渡众生】禅宗六祖慧能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全称应为菩提萨陲。菩提是觉悟,萨陲是有情。所以菩萨是上求大悟大觉──成佛;下求有情——普渡众生。敬茶意在以茶为媒体,使客人从茶的苦涩中品出人生百味,达到大彻大悟,得到大智大慧,故称之为“普渡众生”。 14.闻香:【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佛教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五气朝元即做深呼吸,尽量多吸入茶的香气,并使茶香直达颅门,反复数次,这样有益于健康。 15.观色:【曹溪观水】曹溪是地名,在广东曲江县双峰山下,公元676年(唐仪凤二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宝林寺,此后曹溪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曹溪水喻指禅法。《密庵语录》载:“凭听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内苑春。”观赏茶汤色泽称之为“曹溪观水“,暗喻要从深层次去看是色是空;同时也提示:“曹溪一滴,源深流长”(《塔铭九卷》)。 16.品茶:【随波逐浪】“随波逐浪”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五。是“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云门宗接引学人的一个原则,即随缘接物,去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厌憎,对甘爽不偏爱,只有这样品茶才能心性闲适,旷达洒脱,才能从茶水中平悟出禅机佛礼。 17.回味:【圆通妙觉】圆通妙觉即大悟大彻,即圆满之灵觉。品了茶后,对前边的十六道程序,再细细回味,便会:“有感即通,千杯茶映千杯月;圆通妙觉,万里云托万里天。”干隆皇帝登上五台山菩萨顶时,曾写过一联:“性相真如华海水﹐圆通妙觉法轮铃。”这是他登山的体会,稍做改动:“性相真如杯中水;圆通妙觉烹茶声。”即是品禅茶的绝妙感受。佛法佛理就在日常最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佛性真如就在人们自身的心底。 18.谢茶:【再吃茶去】饮罢了茶要谢茶,谢茶是为了相约再品茶。“茶禅一味”。茶要常饮,禅要常参,性要常养,身要常修。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仆初先生讲得最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