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从何来,死归何处?(2)

第四兜率天亦译“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译“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亿二万由旬处。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二里,衣重二铢(约合0.8钱),寿四千岁,一日等于人间四百年,其天寿合人间五亿八千四百万年
  第四兜率天亦译“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译“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亿二万由旬处。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二里,衣重二铢(约合0.8钱),寿四千岁,一日等于人间四百年,其天寿合人间五亿八千四百万年。此天宫殿分内、外两院,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候补佛)所居净土,现由弥勒菩萨住持;外院为欲界天。佛教认为对修道者来说,兜率天是欲界天中最好的地方,尤其兜率内院,为不少佛教徒向往的归宿。《涅盘经》说:“兜率陀天,欲界中胜,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诸根暗钝”,皆不及此天众生清净少欲,自在无为。上下界诸天,皆来此天听佛菩萨说法。《楞严经》卷八称此天“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是个清静安全的去处。


  第五化乐天,亦译“乐变化天”、“化自乐天”、“妙变化天”,在兜率天之上十六亿四万由旬处。此天人身高二里半,衣重一铢(约合0.4钱),寿八千岁,一日当人间八百年,其天寿合人间二十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名“化乐”者,谓此天人能随意变化出种种悦意器物,随意娱乐。


  第六他化自在天,略称“他化天”,在化乐天之上十二亿八千由旬处。此天人身高三里,衣重半铢(约合0.2钱),寿一万六千岁,一日合人间一千六百年,其天寿共合人间九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大智度论》卷九说:“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大概是享受别人变化的东西。其天主为常与佛作对的魔王波旬,《大智度论》卷五六说,波旬虽有福德,而怀诸邪见,“见欲界人皆往趣佛,不来归已,失供养故,心生嫉妒,是以佛菩萨名为怨家”,又说波旬为六欲天之主。《瑜伽师地论》卷四等则说此天中别有魔天,处所高胜,乃魔王(波旬)所居。


  六欲天人,不仅寿数甚长,而且享受诸乐,无病无苦,衣食自然,不劳而得,不忧生计。其相貌皆端严美丽,世人常喻美女美如天仙,佛经中则说人中最上佳丽,比起天女,犹如猕猴与人相比。欲天的宫殿园林器物,率皆清洁典丽。佛经中所描述的欲天胜妙五欲(色、声、香、味、触),完全是人间富贵者物质生活的理想化,如《瑜伽师地论》卷四说欲天们游戏娱乐于雅洁可意的园林池馆,“常闻种种歌舞音乐、鼓噪之声、调戏言笑谈谑之声,常见种种可意之色,常嗅种种微妙之香,恒尝种种美好之味,恒触种种天诸菜女最胜之触,恒为如是乐牵引其意,以度其时”这确是许多人,尤其是现代人艳羡的幸福生活。欲天还有凡人所无法企及的诸多自在,如《长阿含经》卷二十说欲天有十事:一飞去无限数,二飞来无限数,三去无碍,四来无碍,五其身无有皮肤骨体筋脉血肉,六身无臭秽的大小便,七身无疲累,八天女不产,九其目不眴(眨眼),十身色随意,好青则青,好黄则黄,赤白等色,随意而现。


  六欲天的社会制度,大略也是人间阶级社会的翻版。《大吉义经》说六欲天皆有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有龙、象、孔雀等为其坐骑。《正法念处经》说忉利天以下,有贫富之别,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诸天,贫富皆等。


  六欲天的家庭体制,诸经论皆说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现象,据称帝释的姬妾多达亿数。然其性生活的方式,与人间有别。《俱舍论》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执手、笑、视淫”。意谓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与凡人无别,只不过不泄精液,只泄“风气”而已,用道家丹功术语来讲,这是“体交气交”了。夜摩天男女拥抱即得性满足、兜率天仅行握手、化乐天唯相对一笑,他化自在天更是互递秋波便成欲事,这可谓“体隔神交”了。


  六欲天的生育,与凡人不同,无怀胎接生之事,“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火+欠)然化生,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也。”(《俱舍论》卷十一)比人类胎生是要简便干净多了。初生时的形貌,从四王天到他化天,依次如人中五、六、七、八、九、十岁孩童,生后不久即迅速长大成人。


  六欲天的业因,共同者是行十善业、守戒、布施。《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级而有上下天之别。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独居禁欲时还不能完全没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也说:“若能离妇女,则生夜摩天”);更进一步,“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虽坚持禁欲生活,但对送上门的美色不能力拒),能生兜率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腊”,能生化乐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能生他化自在天。另外,兜率天以上,还须修禅达初级定,方得往生。《涅盘经》说:“修施、戒、定,得兜率身。”


    2.色界天。色界十八天的共同业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禅入定。《业报差别经》说,“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能令众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禅定的深浅,有初二三四禅天之阶差。因以禅定伏欲界之欲,故虽有身体,而无男女之欲,无家庭,恒处于禅定中享受“禅悦”,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清净离欲的禅定、瑜伽修行者们各自坐禅的社会,自然是安静异常,超然世外,没有人间和欲天的各种纷扰,是瑜伽行者生活的理想化。


  初禅三天,为成就初禅者所生。第一梵众天,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该天身高半由旬,寿命以中劫计算(一中劫略当三十二亿年),为半劫。第二梵辅天,为大梵天王的辅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寿一中劫。第三大梵天,所居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寿一中劫半。《楞严经》卷九说,修禅定者“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戒律)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名梵辅天。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业因,除增上十善、禅定外,还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此王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净仁慈,但因生于天地万物之先,自以为天地万物是他所创造,以众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经》卷六说:“所谓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认为天父创造万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虚法师《真现实论》说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阴阳,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