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出于无奈的行为与做法,是否属于真正的忍辱还有待讨论,但在世俗生活中,却是人们普遍采用的处事策略与技巧。 二、佛教的忍辱观 佛教的忍辱观,在《阿含经》中便已经开始提倡。《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战斗品云: 又云: 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不善品中,佛亦说: 由此可见,忍辱法门,是佛教在其早期就开始提倡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到了大乘佛教时期,这一法门发展得更加完善,已成为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是六波罗蜜之一,也是十波罗蜜之一。许多大乘经典对此都有论述和介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大智度论》卷六、十四、十五; 《宝云经》卷一; 《首楞严三昧经》卷上; 虽然以上诸多经典都对忍辱进行了论述和介绍,但具有代表意义而且论述得比较详细和透彻的,应该是《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这两部论分别是印度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的代表著作,也是印度大乘佛教理论的百科全书。因此,这两部论关于忍辱波罗蜜的观点和内容可以代表整个佛教关于忍辱波罗蜜的思想主流。现将这两部论和忍辱波罗蜜有关的内容概述于后: 1、《大智度论》的忍辱思想 所谓生忍,是指菩萨对一切众生堪忍。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这无量无边的众生有的对我们怀有好感,有的则对我们不怀好意。菩萨对这两类众生平等对待,既不亲厚怀有好感的众生,也不瞋恶不怀好意的众生,因此叫做生忍。如《大智度论》卷十四云:云何名为生忍?答曰:有两种众生来向菩萨,一者恭敬供养,二者瞋骂打害。尔时菩萨其心能忍,不爱敬养众生,不瞋加恶众生,是名生忍。生忍的概念,在这一段论文中交待得很清楚。 所谓法忍,是指菩萨对一切诸法堪忍。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而言之,有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善法、恶法、无记法。小而言之,有蕴、处、界等五位百法无量无边。如是等一切诸法,菩萨都能够用般若智观察它的实相是空,并能够安住在这种空相当中,起种种妙用,所以叫做法忍。 《大智度论》卷十五云: 法忍,在《大智度论》中论述的地方很多,概念也很复杂。以上所引两段,只不过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而已。这是读者在研究《大智度论》的忍辱思想时值得注意的。 2、《瑜伽师地论》的忍辱思想 所谓耐怨害忍,是指受到他人的埋怨与加害时,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对于加害者唯有宿生亲善之想、随顺唯法之想、无常苦想和摄受想。 所谓安受苦忍,是指菩萨对于来自于自然界的寒热风霜、天灾人祸以及来自于自身的疾病痛苦和心理焦虑、惊恐等能够承受,不怨天尤人,不退失道业。 所谓谛察法忍,又称法思胜解忍。指菩萨能够对不生不灭的诸法实性产生胜解,安住于此,不为戏论和妄尘所动所染。 综上所述,忍辱是大小乘佛教共同主张的修持内容。虽然不同的经典对忍辱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具备忍辱的思想品质是不容置疑的。在大小乘的圣典中,除了有关于忍辱的理论阐述之外,还记载了很多大菩萨、大阿罗汉及诸天修忍辱行的本生故事,在南传大藏经《小部尼伽耶》中被集中编纂在一起。这里不再赘述。 三、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的比较 世俗忍辱观和佛教忍辱观,首先在语义上存在差别。在汉语言中,世俗所说的忍辱一词包括两个义项。一是忍辱、容忍之义。如《尚书·汤诰》云:“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另一个义项则是克制之义。如《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如果单独说一个忍字,则还有残酷、忍心之义。如贾谊《新书·道术》云:“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 佛教所说的忍辱,来源于梵语Ksanti,巴利语为Khanti,包括忍辱、忍耐、忍许、忍可、安忍等多种含义。其中忍许、忍可、安忍等意义,是汉语忍辱一词完全不能表达的。所以在有的佛典里,译者不用意译,而是用音译的方式来评介,称之为羼提、羼底、乞叉底。《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中说:Ksanti有三种体性,一是无瞋,二是精进,三是智慧(般若)。在这三种体性中,智慧是根本,以智慧为体产生的忍辱则为谛察法忍或法思胜解忍,是大乘瑜伽学派三忍中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大乘中观学派二忍中的核心和基础。 因此,从语义上来说,佛教所讲的忍辱(Ksanti),是一个专门术语。当佛教发展到大乘佛学阶段,忍辱波罗蜜(Ksanti—paramita)这一概念提出后,这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总的来说,佛教所说的忍辱比世俗所说的忍辱,语义要广,内涵要深。 其次,佛教所说的忍辱和世俗所说的忍辱,在行为表现上也有区别。世俗的忍辱,在行为上必须具有退却、避让等特征,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压抑、克制,否则不能叫做忍辱行为。而佛教所说的忍辱,并非仅此而已。在佛教徒看来,对某种思想与某种行为的赞同和许可,也是忍辱,特别是对佛教一切真实义、毕竟空等真理的认同,更是如此,被认为是忍辱的根本和依据。因此,佛教所说的忍辱不是消极的、退缩的,而是积极的、进取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