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薄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例如,在前清的考试时代,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不中,但年纪已步入中年了。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在洗澡。儿子敲门大叫:爸爸,我已考取第几名了!老子便呵斥道: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呼小叫!儿子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是第几名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没穿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受宠若惊”,大家都有很多的经验,只是大小事经历太多了,好像便成为自然的现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在若干年前,我住的一条街巷里,邻家是个主管官员,逢年过节,大有门庭若市之状。有一年秋天,听说这家的主人因事免职了,刚好接他位子的后任就住在斜对门。到了中秋的时候,进出这条巷子送礼的人照旧很多。有一天,前任主管的最小的孩子站在门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平时送礼来家的熟人手提着东西向斜对门那边去了。孩子天真无邪的好心,大声叫着说:我们住在这里,你们走错了!弄得客人好尴尬,只有冲着孩子苦笑,招招手而已。有人看了很寒心,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商场、情场,都如剧场般,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无盐是指齐宣王的丑妃无盐君,历史上都把她用做丑陋妇女的代名词。其实,无盐也好,西施也罢,不经绚烂,哪知平淡的可贵。不经过荣耀,又哪知平凡的可爱。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长乐”而甘于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圣哲如老子等辈。其次,在人际关系上,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曾有这样一则名言,可为人们学习修养的最好座右铭,如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