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忏悔后还要犯,于是就不忏悔了 有罪当忏悔,忏悔得安乐。佛教非常重视忏悔,经典中处处教导我们忏悔,祖师大德也修定很多忏悔的仪轨,都是在帮助我们提起忏悔的心。但有的人会指责忏悔的人,说忏悔后还犯,忏悔有什么用,这是在欺骗佛菩萨。有很多人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于是就不忏悔了,其实这也是错事一件。 忏,就是忏其前愆;悔,就是悔其后过。也就是改往修来的意思,原本忏悔是后不再犯。然而事实上由于业力的牵引和愿力的薄弱,很多时候忏悔是真忏悔,但最后还是会犯。当然这样是不对的,但就算是这样,总还会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是难能可贵的,总比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做坏事的人强百倍。千万不要因为做不到悔后不犯,就放弃忏悔。悔后犯本来错了,再丢掉忏悔的行为,那就是错上加错。 六、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就不诵了 诵经的目的就是福慧双修,诵经就是为了累计功德。由于以前没有功德,因此没有冤亲债主讨债,现在有点功德了,冤亲债主就来了。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果报现前业就消掉了,如果果报不现前最终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阻碍。 由于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诵经后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仅不对生生世世以来所造恶业认账,还埋怨是诵经造成的。好比一个不务正业、穷困潦倒的人忽然醒悟,感觉应该挣点钱,不要靠别人救济。于是就做点工作挣点钱。由于挣了一点钱了,于是以前所欠过债的人都找来了,要他还钱。聪明人会知道债主索债是以前自己所欠,和自己参加工作没有关系,应该认账,并继续工作。而愚痴的人则会认为,债主讨债是由于自己工作带来的,从而放弃工作。 看到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业力现前是自己前世所造业因,和诵经没有关系。退一步讲,就算有关系,也是因为诵经有功德了,应该继续读诵,继续回向给冤亲债主。这样精进不懈的用功,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业海干枯,得大解脱。所以千万不要在诵经之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放弃诵经,这是错上加错的表现。 七、别人指出缺点,不知道改过,还怀恨在心。 别人是我们个人的一面镜子,当我们不能认清自己的时候,傍边的人会看到我们的状态。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如何对待别人的指正,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德行和将来成就。当别人给我们指出不足时,首先不是去反驳、去辩论,而是先作检查,确切错的,马上改,确切没错的,也作个警示,以便更加重视。 佛教僧人在做羯磨忏罪的时候,可以自己举罪,也可以有别人举罪。并切别人举罪的时候,并不要求事实确凿。而是教诫以“见、闻、疑”三事,举出其罪,令犯罪者忏悔,不再做犯戒和造诸罪业的事。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很容易误解别人,可是我们从微细的角度讲,就算是让别人误解,不也正说明自己小节方面做的不好吗。所以就算别人怀疑,第一念也应该是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奋起反驳,甚至怀恨。可是往往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本身有缺点的第一个错误上面,再加一个攻击对方的错念或行为,错上加错。 八、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 《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大意是这样的:过去有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但当他见到一条河流,并且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水很是清洁的时候。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究其原因是他认为这么多的水喝不完,要是喝得完他早就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不喝。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以为佛教戒律很广泛严格,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不受,仍旧流转生死,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不能全受是自己的业障,本来是错,因此而不受戒就是错上加错。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