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2)

4 独占鳌头,漫说男儿得意秋①。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②。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⑧。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④。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⑤。 [解]:①独占鳌鱼头,比喻中状元,这是男儿最得意的时候了吧。②佩挂


  

  独占鳌头,漫说男儿得意秋①。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②。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⑧。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④。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⑤。


  [解]:①独占鳌鱼头,比喻中状元,这是男儿最得意的时候了吧。②佩挂金印如斗,可以煊赫一时,但转瞬即逝,可怜不常不久。③唉!多少人白白花了许多功夫,昔日童颜,转眼白了少年头。真是枉驰求,空悲切!④到头来,黄粱梦醒,俱是过眼烟云;眼光落地,一双空手见阎罗。⑤奉劝君,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何不早回头,把富贵功名一笔勾,做个清凉汉,撒手往西方,位居不退,快乐无疆。

  [释]:寒窗十年,磨穿铁砚,一旦得中了状元,好不荣耀,但时光如驶,片刻也不能停留,虽拥有斗大的金印,这声名威势是不能长久的。世上有多少人,枉自向外奔驰,求名求利,今日童颜,转瞬间就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真如一场黄粱大梦,相传吕洞宾学成赶考,路过邯郸,住宿旅店,遇汉钟离授他一枕头,忽然倦卧入梦。梦见少年登第,出将入相,贵显无比。后来打了败仗,贬官杀头,一梦惊醒,锅里的黄粱饭尚未煮熟。由此息了功名心,而去学仙。功名富贵,过眼烟云,切不要迷惑在这幻梦中。要知道享福必然造罪;招致后苦,称为三世怨,生生相报,无有了期。 

  

  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①。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②。嗏!淡饭胜珍馐③,衲衣如绣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⑤。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解]:①家宅田产,富比王侯,虽然是欢喜事,僧家看来却是无尽忧愁。②有了钱,虽然是享受自在,可是又怕盗抢,又怕火烧,连自己妻子儿女也不相信,日夜忧愁着害怕损失,所以佛说,钱是毒蛇,饱暖思淫欲,它能驱使人广造恶业。③唉,粗茶淡饭,只要能吃饱肚皮,心中无求,快乐自在,胜过那美味珍馐。④百衲宝衣,只要遮蔽身体,抵御寒冷,胸怀淡泊,安贫守道,比那身穿锦锈莽袍的帝王还要自在。所以康熙皇帝说:“惟有袈裟披最难”。⑤随所住处恒安乐,尽天地间,无非我安居茅庐,而且不须要劳心营造。因此把劳劳碌碌广置田宅的思想—笔勾。

  [释]:钱多了,是很喜欢的吧,但我看财多并非是福,却因此而忧愁,多尘烦恼,无有片刻安宁。有钱人千方百计想赚钱,绞尽脑汁又怕营业失利,思前虑后,忧心忡忡,坐卧不安。财多累已,变成金钱的奴隶。那能比受用自在、无忧无虑的道人生活呢?前人有诗说:“青菜豆腐着盐炒,粗茶淡饭一腹饱,日餐三顿能足腹,安乐自在无烦恼,身穿百衲无价宝,莽袍锦锈多烦恼,天地即我结茅处,何必营谋家园好。若信山僧闲言语,管取快乐直到老”。 

  

  学海长流,文阵光茫射斗牛①。 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②。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字难相救③。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解]:①学识渊博深如海,文章光芒万丈,②多才多艺,斗酒千篇,③纵使满腹文章,但又有什么值得夸口的呢?生死到来,一点也不能相救。是修心了生死好?还是文章盖世好?凭君选择吧!

  [释];才学渊博,笔思敏捷,倚马成文,倾泻如流,琴棋书画,件件皆精,才华盖世,因此放浪无羁,纵酒贪花,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慧眼冷观,有什么值得夸耀?要知道生死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为你文章写得好,可以留在世上。所以生死到来,毫无用处,只能说你白白虚度年华,锦心绣口,能救卿卿性命否?佛法无边,苦海慈航,广则举手低头,童子游戏,聚沙成塔,皆种菩提种子,究竟佛果;深则悟佛密因,与佛祖一鼻孔出气,一言一行,皆秉佛旨,了义正印,普利有情,弥陀愿深,四众同登慈航;观音悲切,三途悉获解脱,知而不信,诸佛奈何?信而不行,等于未信,行而不切,自怠磋跎!普劝大众,生死路险,无常迅速,时已末法,休再贻误!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累世受余殃! 

  

  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②,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忄+羅)空回首③,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解]:①夏观赏,春旅游。歌舞场中游兴正浓。稠:(音愁)。浓密的意思。②倚翠偎红,寻花问柳,迷恋多少浪荡子,酒席会上书画琴棋,亲朋欢聚,逍遥终岁。③可谁知风流一时,痛苦百世,苦归身后。白白浪费了宝贵光阴,可知欠下多少风流帐;老来忏悔,惜己晚矣!因此应即早回头,收拾荡心,洗心涤虑,莫再风月情怀逞风流。懡(忄+羅):梵语,(音么啦)。羞愧之意。

  [释]:世人多有以放荡享乐为受用和自得者,因此纵情任性,放浪形骸,奔走歌楼,调情月下,炫富恃才,自逞风流。殊不知折损福报,深积罪愆,种祸招殃,苦归身后,殃及妻女,终得偿报。
—————————————————————————
莲池大师生平与思想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23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大师作七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大师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参知识。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大师拳拳服膺。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遂结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时常伤害村民,大师慈悲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恳请大师祈雨,大师手击木鱼,循田埂念佛,一时,雨下如注。村民及信众们自发地为大师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一大丛林。

  大师明因慎果,重真修实干,以戒律为基本,以净业为指归。整饬清规,精严律制,令众僧半月诵《梵网戒经》及《比丘诸戒品》,并亲自著述,阐发戒律精义。极力戒杀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蜎飞诸生物。大师《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