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皈依的问题
关于皈依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信佛必须皈依吗?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2.皈依时,如何才能得到皈依体? 3.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4.法师最近一直在大力
关于皈依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信佛必须皈依吗?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2.皈依时,如何才能得到皈依体? 3.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4.法师最近一直在大力弘扬“皈依共修”,请问,五大要素中为什么如此强调皈依? 答:想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分。皈依还有特定仪式,须经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就不能算作佛弟子。就像人们未参加入党仪式前,即使内心对共产主义思想完全认同,也只是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党外人士,不属于正式党员。 皈依,也是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基本标准。我们学佛,是为了寻找人生的究竟归宿,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转向以三宝为中心的人生。每个生命的内在,本具备三宝的一切品质。换言之,在心灵的某个层面,我们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皈依的根本目的,正是在于开启这一宝藏。若不皈依,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我们对学佛缺乏基本诚意。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连开启宝库的钥匙都无法得到,怎能进一步契入其中,获得法益呢? 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至诚宣誓,不仅是表达自己将三宝作为人生唯一依赖的愿望,也能因此获得三宝加持,获得诸佛菩萨和历代大德一脉相承的皈依体。 如果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仅无法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身心产生多少作用。我们心中时时都有各种念头来去,仅靠这微不足道的一念,又如何抵挡此起彼伏的妄想?所以,皈依仪式决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我们向成佛之路迈出的坚定一步。 如法的皈依,包括忏悔、发愿、正授皈依、回向等几部分。在皈依过程中,要听清和尚讲话。尤其是和尚宣布三皈内容时,更要听得了了分明,并以至诚恳切之心在三宝前庄严宣誓:“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完整内容是:“尽形寿皈依佛,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终不皈依邪魔外道。尽形寿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典籍。尽形寿皈依僧,清净僧团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体就是在此刻得到的。这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传承,意味着我们已取得修学一切佛法的资格,同时也是成就解脱、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 以什么心态领受皈依也是关键。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皈依,将得到上等的皈依体;以解脱生死的出离心皈依,将得到中等的皈依体;以但求平安的世俗心皈依,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体。 三宝,为佛宝、法宝、僧宝。其中,佛为圣者,法为圣典,而僧却有贤圣僧和凡夫僧之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从究竟意义上说,皈依僧宝,是皈依贤圣僧的品质。但住持和弘扬佛法,却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所以,全体受过比丘戒的僧众,都属于僧宝范畴,是佛弟子皈依的对象。特别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更非不加抉择地对其惟命是从。 当然,佛陀也再三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虽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个师父,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亲近一位具格善知识。佛法甚深,依我们现有的认识,很难透彻其中全部深意。如果盲修瞎炼,极易误入歧途,这就有赖于善知识的指导。 从依止角度来说,并非所有出家人都适合亲近。现实中的僧团,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在依止前必须谨慎选择。一旦择师之后,应对师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时常忆念师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如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等,以此坚定信心。若带着凡夫习气,将拜师视为拜干爹、干妈,不是发心随师修行,而是拉关系乃至说是非,对修学是有害无益的。 皈依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法的根本,但以往一直重视得不够,这是现在需要特别强调的原因所在。以往的学人,信心较为坚固,也没有如今那么多的诱惑和考验。相比之下,今天的学人不仅自身信心薄弱,更兼外在干扰较多,难免妄想纷飞,游移于各种选择中。 现代人学佛,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对皈依的认识不足,二是缺乏相应的修习。虽然表面看来是在学佛,但原有的生活方式及人生观念并未发生多少改变,并未将生活重心由自我转向三宝。如此,自然难以体会学佛的利益。长此以往,佛法也很难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更不可能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所以,当我们确定以三宝为人生究竟皈依后,必须不断进行强化。否则的话,心很容易被各种诱惑带走。同时,我们的习气、烦恼极其深重,若不强化三宝在内心的份量,很难超越原有的不良习性。唯有将信仰提升到人生重心,才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抵挡自身习气和外在诱惑的双重攻击。 你们在这里参加夏令营,因为环境的力量,会觉得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佛法氛围中。一旦回去,很快会转向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进入固有的心灵轨道。于是乎,在多数人心中,佛法又会被边缘化,又会成为若隐若现的影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身处世俗社会时,更应时时强化自身的正知正念。对皈依的深入修习,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强化三宝在心中的地位,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修行。真正发心学佛的人,都必须认真对待,努力修习。具体方法,可参照“戒幢佛学研究所”出版的《皈依修学手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