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与业力(2)

10.我们这代人接受的常规教育,认为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所谓人死如灯灭。但轮回原理告诉我们:生命并不会因死亡而结束,还会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这也是现代人最不容易相信的。因为凡夫总是执著于眼见为实:

  10.我们这代人接受的常规教育,认为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所谓人死如灯灭。但轮回原理告诉我们:生命并不会因死亡而结束,还会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这也是现代人最不容易相信的。因为凡夫总是执著于眼见为实:我能看见、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就拒绝接受。但我们很少会去考察,这些感觉是否可靠?事实上,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我们能感觉的事物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我们很难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我们也很难相信宇宙的浩瀚无际。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的现象,也未必就是客观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呢?
  11.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就如身处地狱。如果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此外,天堂地狱也各有其处,天堂在天堂处,地狱在地狱处。地狱业力成熟的众生才能看到地狱,天堂业成熟的众生才能看到天堂。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身业力所感得,所缘境界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在不具备相应业力和心态的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的。
  12.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本想不到接触佛法。佛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位叫耆婆的在家弟子是名医,僧团有人病了都找他治疗。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因为这一功德,耆婆死后就生天了。一天,僧团又有比丘病了,目犍连尊者就上天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治病。尊者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师,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结果耆婆答说: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其他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可见,天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将修道置之度外。色界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那里的天人安住于禅定带来的喜悦中(这可是远远超过欲乐的喜悦),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虽因往昔善业带来极大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但也因此缺乏修行动力。不像在娑婆世界,到处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能激发人们为离苦得乐而不懈努力。天人虽有善根、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著,使其自身智慧被覆盖而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人类有心追求真理、追求解脱,更容易通过闻思修而解脱得度。
  13.当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中,这种力量就是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动力,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不论有过多少,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走。就像我们光着身体来到世间,走的时候,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去。此时,唯有曾经造作的善恶业力及由此积累的各种习气伴随我们,这是一份永远不会丢失,但可通过修行予以更改的生命档案。
  14.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出生在怎样的国家、地区、家庭,是由自身业力招感。而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谐,也与业力有一定关系。除业障而外,缺乏福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我们要不断忏悔,并积极培植福报,从两方面进行化解。
  但我们也要知道,不如意的生活环境,对修行未必是坏事。因为逆境中更容易生起出离心,学佛比较容易相应。有些人生活顺利,家庭美满,就很容易陶醉其中,执著不舍。
  可见,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有漏法就是有利也有弊。
  15.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武侠小说中,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也有些人一生是为了爱而寻觅。一种情绪竟然能支配人的一生,可见心行力量之大。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是为了事业而活,有些人是为了信念而活,有些人是为了某种情感而活。所有这些,都会成为无尽生命中的积累。往昔未了的心愿,会在今生继续;今生未了的事情,会在未来继续。
  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不过有些是低级的重复,有些是高级的重复。凡夫的生命,是低级重复;菩提道的修行,则是高级重复。世人虽然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但基本欲望是相同的,无非是饮食男女,无非是衣食住行。这些就是生命中形成的因,当它们现行时,就会产生结果。心念延续的过程,其实也是业力。就像电脑程序一样,我们在生命中编写了许多运作程序,将来就会形成不同的生命结果。
  16.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在,因为那是看不见的。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无须向外寻求,人间已然有六道之别。
  饿鬼,其特征为渴求无度,不知餍足。生活中,很多人对地位、金钱、感情也存在一种病态渴求,即使拥有再多,仍无法满足,仍一味索取,这就是与饿鬼无异的心理特征。
  畜生,其特征为愚痴,这也是它和人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具有理性思维,而动物只是凭着本能生存、享乐。事实上,很多人也处于类似的生存状态,一生都是为衣食、为改善生活条件奔忙。活着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活着,对人生再无更多的思考和追求,那就与动物的生存状态相差无几了。
  地狱,其特征是身心时时处于极度痛苦中。世间有不少人,现世就遭遇了这种苦不堪言的处境,有些是被剧烈的病苦纠缠,有些是被无尽的烦恼折磨,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种生活状态,正是通常所说的“人间地狱”。
  阿修罗,其特征是嗔心极重,并以争斗为乐。这样的人,现实中也比比皆是。他们热衷于各类争斗、挑衅,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似乎只有在争斗中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界正是人们内心迷妄的显现。所以,六道也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就会感得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