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特色〉之「补充说明」 前 言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独为净土宗之「特色」;独显弥陀救度,超胜余佛净土,不共圣道诸宗;既至为简易稳当,又极其深妙圆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机不漏,一生速成。 前二句为根本纲宗,后二句明今生胜益;又前一句为因行,后三句为果益。根本自摄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为二句「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此二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摄末归本故。 「本愿」明教理,「称名」明行法,「凡夫」明摄机,「入报」明果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教、行、机、益」,即:一切善恶凡夫,以弥陀本愿救度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涅槃之极乐净土;而且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于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非至极乐。 圣道诸宗亦有弥陀净土之论说与行持,然以自宗之义理而判释念佛法门,遂有所谓唯心、自性,实相、观想,无相、兼修等,诸种杂行杂修,致使弥陀「本愿」之胜义、「称名」之正行、「往生」之果益,因此淆而不纯、隐而不彰。此即宗祖善导祖师所言之「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也。 今为显明净土宗之真义,乃编集「净土宗之特色」,并作此「补充说明」。 一、本愿称名 (一)典据、字意、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十五则,在此略引二则。 善导祖师《观经疏》〈散善义〉「归宗结顶」之文: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称名」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字意:本愿,根本之誓愿;即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称名,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此弥陀佛名与弥陀本身,乃是「名体一如」。 宗义:广说无尽,略说二句:本愿在称名,称名顺本愿。 (二)本愿之义,称名之文 「本愿」有二义: (1)因本之义,谓因地所发之誓愿,与果上之末相对,系指弥陀因地所发之四十八愿,一一愿皆是本愿。 (2)根本之义,即四十八愿中根本主要之誓愿,与枝末之愿相对,系指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此愿名为「念佛往生愿」,而其它四十七愿为枝末之愿。 因此,四十八愿每一愿称为本愿之时,是依因本之义;若单称第十八愿为本愿之时,是依根本之义。故本宗有总称四十八愿为本愿,与单称第十八愿为本愿二种。 在此所言之「本愿」,是依根本之义,单指第十八愿为本愿。 经文祖释之中,凡言「本愿」者,大多单指第十八愿而言,少指其它之愿。 如《大经》「其佛本愿力」之偈,端在说明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功能妙用,并非指其它之愿的内容。 又如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核心所言之「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等,亦在阐释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往生成佛的直截横超,不在解释其它之愿。 而天亲菩萨《往生论》「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之偈,也只在阐释第十八愿称名念佛的往生证果的快速圆顿,也非解释其它之愿。 故法然上人言:「六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根本。」又言:「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 故知: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中根本主要之愿,为本愿中之根本愿,尊为本愿王。故本宗以总为别,多以第十八愿为本愿。 又,综观以上「经文」、「祖语」,可知本愿之「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称名念佛」首由释尊亲自解释于《观经》及《小经》,即「称南无阿弥陀佛」、「持无量寿佛名」、「执持名号」等。 再由龙树菩萨判定于《易行品》,即「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彰显「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已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宗义。 后由净土宗之大成者,善导祖师总结而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凡大师所言之「念佛」,皆指「本愿」之「称名念佛」,大师「五部九卷」之中,就文就义,强调本愿称名念佛之处,俯拾皆是,除本篇(一、本愿称名)略举六段法语之外,他如: 1、《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2、《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3、《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4、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5、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6、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7、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8、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9、称念阿弥陀佛,……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0、念阿弥陀佛……十声、三声、一声等……即得往生。 11、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12、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13、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善。 14、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